当前位置
首页
> 新闻动态 > 媒体聚焦

山东全力打造国内首个碳中和油库
“三个模式”集成创新

发布日期:2022-11-16 11:14 浏览次数:

“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。”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,保障国家能源安全,2021年12月山东与中石化胜利油田启动新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。近一年来,东营和企业深化项目推进模式、服务模式、应用模式创新,力促原油库迁建“加速跑”,于2022年9月29日建成,10月26日投产,成为国内首个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碳中和油库。

政企合力推进模式创新

油地双方通力协作、密切配合,为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、制度保障、资源保障。项目建设工期由计划12个月缩短至10个月,提前2个月投产,跑出新东营原油库建设“加速度”。油地联手顶格推进。成立油地工作专班,坚持一线集中办公,形成“统一受理、专人领办、办结反馈”闭环机制,面对面解决项目推进难题。产城结合高端规划。坚持“能源环境指标当先、智能化水平领先、生态与民生优先”原则,优化设计最佳方案,确保项目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融合。新油库选址城区开发边界4.5公里处,占地面积504亩,库容规模68万立方米,与老库相比,库容量扩大30%,单位库容用地降低25.6%。国家管网公司东营站、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同步迁建。要素集聚强力保障。根据项目用地意向,先期开展土地评估、地上附着物拆除,拟定土地回收协议,提前准备组卷报批。适应周边水、电、讯、暖布局,优化供应路由,仅用1个月时间,完成用地范围“四通一平”。放宽城区车辆通行,加大非交通高峰期项目供应运输,最大限度满足工程建设需求。

流程再造服务模式创新

梳理项目建设需求,坚持精准化服务。审批流程“最快最优”。新原油库迁建项目创下土地划拨、环境影响评价、穿(跨、临)河(渠)建设方案等3项审批手续东营最快纪录。其中,涉河审批事项,减流程、减环节、减时限、减成本,创新“市级统一受理、联合技术审查、视频勘验现场、统一出具许可决定、相关县区背书”审批模式,将原先需要向3个审批部门申请、组织11次现场勘验、召开3次评审会议的流程和环节,缩减为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1个部门提出申请、全程视频勘验现场,召开一次评审会议全部完成,较常规模式审批效率提升90%。环境影响评价打破“先申请受理、后审查决定”审批模式,采取“即编制即介入,即受理即公示,即公示即审查”工作机制,较常规审批时限缩短40%以上。项目施工“高标高值”。探索形成标准化设计、工厂化预制、模块化施工、机械化作业、信息化管理“五化”建设模式,施工效率、工程品质显著提高,建设工期较传统模式缩短2/3以上,桩基作业一次合格率达100%,罐体、管线一次焊接合格率达99.6%,各项指标均超国家优质工程标准。同时,创新促进项目建设“衍生”成果转换,总结申报一批新专利、新标准、新工艺、新成果,形成专利、工法、标准、软件著作权等成果38项。

数字赋能应用模式创新

着眼提升供给质量、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,聚力在绿色发展、智能运行、智慧监管等领域打造示范样板。全周期绿色发展。坚持把“生态优先”融入设计、施工全过程,采用安全环保智能化技术,实现“零异味”“零泄漏”“零固废”“零排放”,预计年可减排1351吨。结合在库区周边实施碳汇林项目,抵扣热力供应所需碳排放总量,努力实现油库碳中和。生产运行智能管控。通过数字化集成设计,构建内操驾驶舱,突破信息、管理壁垒,实现集成监控、无人值守、在线巡检;通过流量计、密度计自动计算识别不同油品,无人操作情况下自动分质分储分输。新库投产,操作人员由182人降至20人。高科技赋能安全监管。新原油库集成相控阵雷达区域侦测、身份识别、视频追踪、声光语音报警等诸多新技术,实现全面感知、共享协同、安全预警等,能够敏锐识别和定位异物入侵、安全风险,通过声光视频发出预警。

本文刊发于2022年11月16日大众日报13版)

信息来源:大众日报
【我要纠错】 打印 关闭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